查看原文
其他

《人物志》七似:七种似是而非的“懂王”操作

CxEric CxEric的读书与投资笔记 2022-11-23
文/CxEric

《人物志》是三国时期一本“观人”奇书,作者刘劭。有坊间传闻,曾国藩爱研读此书,但我无法判断真假。

《人物志》所说的观人,不是摸骨看相一类,也不是占卜算命那套,而是试着讨论人的一些本质属性,对人才进行分类,然后点评各类人才的长短处、优缺点,以及给出“修身”、“用人”的建议。

如果探究其学术本源,我大胆地认为,该书大抵是以儒学为本,兼融道家思想,糅合阴阳五行之说,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经验。

最明显的是,作者在《自序》中大量化用了儒家的一些语句,又直言他写书目的,是【敢依圣训,志序人物】,而这里说的“圣人”主要是指孔子。

百度上的介绍说,这本书是“一部系统品鉴人物才性的玄学著作”——在我看来,“玄学”二字评价得对,但也不对。

说它“玄”,是因为这本书庞杂难懂,有时候字都认识,语义能猜个七八,就是不懂具体指什么。
说它“不玄”,是因为这本书的写作意图,处处都着眼于“有用”、俗世,作者想给出实践上的指导。

就比如说“七似”这个话题。

作者在《材理第四》中,专门讨论了“辩论”、“讨论”和 “诘难”这类主题,然后说在众人议事时要留意,有七类人看似水平很高、对问题很有研究,实际上只是在浑水摸鱼、不懂装懂,以求蒙混过关。

作者将这七类行为总结为“七似”。

我觉得这部分文字很有趣,写得细致、生动和深刻,宛如写今日之职场,故试着解释下这部分文字。解读可能有误,诸君姑妄观之就好。

《人物志》原文


《人物志》原文:

若乃性不精畅,则流有七似:

有漫谈陈说,似有流行者。

有理少多端,似若博意者。

有回说合意,似若赞解者。

有处后持长,从众所安,似能听断者。

有避难不应,似若有余,而实不知者。

有慕通口解,似悦而不怿者。

有因胜情失,穷而称妙,跌则掎跖,实求两解,似理不可屈者。

凡此七似,众人之所惑也。

注:下文所指的“注解”,是指十六国时期的《人物志》刘昞注。
七类骚操作


1、第一类叫【有漫谈陈说,似有流行者】

这一类人在讨论时,爱讲一堆陈词滥调,漫无边际地聊,似乎它们依然切实可行,能解决眼前问题一般。

注解说的好,这些人说的话,“浮漫流雅,似若可行”。

为什么他要搬出一堆【陈词】出来讲?
多半是这些话有一定权威性,又或曾经成功实践,因而将这些话反复讲,就算没有可操作性、不合眼前情势,也必定不会有人跳出来批评他。

他不关心可不可行,只关心自己说的话“不会错”。

这在职场中时有发生,譬如,领导要某人发言,此事该如何处置?

职场老油条上来就三板斧,讲一大堆大家都知道的旧说法,强调ABCD,要做到甲乙丙丁,好像说了很多,但就是不涉及“怎么做”、“做什么”——讲完了,大家鼓掌,过关。

此外,这在投资上也很常见。

譬如在一些研究报告里,一旦涉及到后市操作,就会附上几句巴菲特名言,又或写几句准不会错、人人都知道的话,例如:他人恐惧我贪婪,高抛低吸,入界宜缓,不得贪胜,震荡,波动,结构性机会。

不会错,字数还多了。

2、第二类叫【有理少多端,似若博意者】

这类人秉持的道理很少(也可能没有),却偏能夸夸其谈,言辞繁杂,事事能说上几句,显得自己博学、无所不知。

注解说,这类人叫“辞繁喻博,似若弘博”。

换言之,如果有一个人话很多,什么事都能发表点看法,那不一定是因为博学。 

3、第三类叫【有迴说合意,似若赞解者】

注解说,这一类人“外似称善,内实不知”。

毓老师的解读更妙,“迴说合意,就是绕圈打,照陀螺一样打圈。绕着圈说话,以加强合于己意。”

绕圈打,非常形象。

譬如在议事时,某人提出一个主意,他立即表示赞同,且围绕着对方观点一一陈述,力证该观点多么正确,乃至不惜曲意逢迎。甚至有时候,就是将对方的话同义反复一次,换个讲法再讲一遍。

如此,以彰显自己不仅赞同该观点,还能深刻理解这一观点。

譬如某人说,A项目一定要做,理由一二三,他马上接着说,对对对,该项目不做是很不行的,理由三二一,但可能他完全没搞懂到底是什么意思。

4、第四类叫【有处后持长,从众所安,似能听断者】

这个最好理解。

一件事久议不决,他躲在后面静静观察,等到形势差不多了,大家即将达成共识(又或者领导即将表态),他马上跳出来,将大家的意思汇总、概括,然后选择最能被接受的方向说:啊,这就是我的看法。

最后,落地方案果真就是他的看法。

这种行为会显得他很有“听断”的能力,但可能他只不过是善于见风使舵罢了。

注解:“实自无知,如不言。观察众谈,赞其所安”。

5、第五类叫【有避难不应,似若有余,而实不知者。】

在讨论时,他故意绕开疑难问题,避而不答,似乎胸有成竹、游刃有余,只是不想不愿回答罢。其实他根本不懂,也无法解决难题。

现实中这类人并不少见。

有些人面对他人的诘难,没有办法自圆其说,却又不愿修正看法,于是他避而不答。或说这问题不值一提,或说某数据忘了下次告诉你,或说问题本身有问题,总之就是能不答就不答,故作高深。

注解:“實不能知,忘徉不應。似有所知,而不荅者。”

6、第六类叫【有慕通口解,似悦而不怿者。】

他听到别人讲道理,马上貌似心领神会、有所启发,喜形于色,其实内心中并未通晓。

这种人不少见。

某人讲一些精妙的道理,他马上跳出来,“噢!”“对!”,仿佛闻道而喜,但其实他内心中没有一点波澜,更别谈什么喜悦之情。

如果你一问,就会发现他其实啥也没领悟。

注解说:“闻言即说,有似于解者,心中漫漫不能悟。”

7、第七类叫【有因胜情失,穷而称妙,跌则掎跖,实求两解,似理不可屈者。】

这一句话不好解,勉强解释是:

这一类人争强好胜,尽管已理屈词穷,依然认为自己还有妙言未讲,继续强词夺理、牵强附会,实际上是想使两种对立观点都能说通,似乎他的道理是不可折服的。

这一类人过于执着辩论的胜负,哪怕心知肚明理屈,依然要强辩下去,到了没办法的时候就强词夺理,如果他个人能力足够优秀,依然能显示自己“没有错”。

注解:辞已穷矣,自以为妙而未尽。道已跌矣,而强牵据。词穷理屈,心乐两解,而言犹不止,听者谓之未屈。

有什么用?


读书如果只是读得有趣、好玩、过瘾,终究书还书,人还是人,人书如无深刻感应,就不用谈理解、应用。

那么《人物志》的七似,除了读了好玩,还有什么用吗?
有。

第一,这可用来“观人”。

在一场众人议事中,谁有真知灼见,谁只是滥竽充数、蒙混过关,其实并不容易分辨,涉世不深的人尤其容易弄混。职场小白,最容易把老油条当做达人,结果没学到真知灼见,反而学会了一手油腻手段。

《人物志》的“七似”提醒我们,职场就是有一些常见“套路”,你将这七个套路一一验证,就不容易被蒙骗。

当然,看破不说破,是另一回事。

第二,这些可当“术”来用。

如果你胆大心细脸皮厚,上述这“七似”全部都可以反过来,当作七种“术”,为己所用。

那就是职场浑水摸鱼大法,职场不懂装懂七术。

如果你某一天需要应付一些讨论,实在没办法需要蒙混过关,这些都是现成的“伎俩”。

不过,行文至此,我觉得上述两种用途都容易有流弊。

如果学《人物志》的,只是用来盯着别人,难免就会察人过苛,老觉得别人不够好、做得不到位。

如果读“七似”,只是收获了七种捷径、技巧,行事说话只怕会渐渐变成一个职场老油条。

所以更好的用法是第三种,用来观自己。
毕竟,自己也是人。

第三,用作自我修身的提醒。

上述七似中所有的“他”字,其实可以替换为“我”字。

试问一下,谁在学校、职场没有试过不懂装懂呢?
谁没有试过,对问题一知半解、准备不足,却依然硬着头皮滥竽充数呢?

因而,上述七类操作,很多人都在经意、不经意间实践过,只是当时没有察觉,但一读难免会觉得似曾相识。

他人之过失,我们自己可能也曾犯过。
如果能体悟至此,“七似”的意义就深刻起来了。

话说回来,人为什么要不懂装懂?
因为,直接说“不知道”,是需要勇气、底气的。

人经常会将自己的自尊、自我放得太大,老害怕一个事情没做好、一个问题没答好,自己就会被小看,个人价值就会被贬低。

但我们知道,事实往往是:不懂装懂的人才更被小看。
尤其是当你遇到真正行家的时候
——所谓“贻笑大方”、“贻笑方家”。

所以,不妨对照一下“七似”,看看自己在与人讨论时,是否曾经不经意地犯过这些过失,以至于不懂装懂、滥竽充数。
这种做法,终究不利于修身,也不利于能力的提升。

那么,最后一个问题是:如果真的不懂呢?
如果可能的话,尽量直接承认:我不懂。
因为不懂装懂,只能骗一般人,骗不了行家。
除非你觉得你的老板、同事都是笨蛋。

然后呢?
那就学呗。

毓老说,“不学无术”,反过来说,就是“学则有术”。

不懂,就说不懂。
不懂,就学。
学了,就懂。

懂了,就知“道”。


— END —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